前天深夜2、3點,花蓮5級大地震,我所居住的建物搖晃地嘎嘎作響,家中架上的物品掉落一地,聲響在寂靜夜裡更顯得懾人心魄,配合遠方似乎傳來陣陣地牛猛獸般的嘶吼聲,那五、六秒內我以為是驚天動地的九二一地震要再度拷貝上演,可是可能這次沒有上次這麼幸運。
自然力量的可畏(敬)之處在於:任憑你是帝王諸候將相公卿布衣走卒,一視同仁的無能阻擋的絕望。不過,隔天的新聞,似乎完全沒有這則消息,大約是重覆著所謂落跑縣市長的窘樣(總算後山的臺東,也有西部人關心了……)及北京奧運的歡烈。花蓮距離臺北或西部(的新聞台?),何其遙遠?
不過也許這樣的遙遠及忽略,對中年大頭青而言,可能是一種天然的屏障,是另一種找尋自我的方法吧!!
在聽音樂的過程,就個人經驗而言,在類型音樂中總會先找大師級的人物著手,是最簡單又能於短期內得其類型精髓之鑰。
大師級的類型音樂者,主要是提供了其所代表的類型音樂的精神,而其作品也通常是環繞在這樣的基礎,進而發展並因而取得歷史上該類型之不朽地位,所以不必懷疑,跟隨著某位大師的腳步就對了。
不過,邁爾士戴維斯(1926~1991)這位爵士樂的大師,卻令人困惑著。在統稱為現代爵士樂的這個譜系裡,尚有許多分支派別:咆哮爵士、酷派爵士、硬式咆哮爵士、自由爵士、爵士搖滾、融合爵士等等,說明了爵士樂這個類型的(可)多變性。邁爾士戴維斯令人困惑的地方在於,他可以開創出新的爵士風格,但又總不安於他所建立的風格,過了不久又再建立另一套新的風格,而他所挑選合作的音樂夥伴,後來幾乎成為各爵士樂領域的佼佼者。總而言之,現代爵士樂的流派,簡直可以說是環繞著邁爾士戴維斯這個人而孳長並分枝茁壯的。
偏偏邁爾士戴維斯這個人也不是安於世道的人,吸毒酗酒進出監牢樣樣都來,音樂之路也是起起伏伏,不過,每次蟄伏3至5年,好像都是為下一個新風格的開創作準備似地,他一復出就會提攜優秀的新進演奏家共同演出,不斷與時俱進的結果讓他幾乎成了現代爵士樂的歷史。
尤難可貴的是,邁爾士戴維斯是個非裔美國人,也就是膚色是不同於盎格魯撒克遜清教徒的黑色的人,在他所處的年代要發揮這麼大的影響力,那就是音樂才能達到的神話了!!以致於雖然從前一篇(其中邁爾士戴維斯的那張專輯,是1959年的作品)之後,陸陸續續聽了好幾張所謂爵士經典的專輯,還是不能忘情地先寫對邁爾士戴維斯的感想。
1969年,邁爾士戴維斯已經是爵士樂不可忽視的人物了,由他所開創的酷派爵士與硬式咆哮爵士仍然持續地發展著,不過他已經開始注意新興的搖滾樂可能帶來的影響,並思考爵士與搖滾結合的可能性(雖然有人說,爵士樂是搖滾樂的爸爸,搖滾樂又是比較屬於白人演奏的音樂類型……)。
不要忘記的是,在前一年的1968年,才發生金恩博士被剌身亡的事件,這個事件對於1964年才通過消除種族歧視的「民權法案」無疑地是一大重傷,各地黑白衝突加劇,真是個變動不安像是大地震的年代。
至於當時的爵士樂,維基百科是這樣描寫的:
「爵士樂經歷了一次危機,年輕的聽眾喜愛靈魂樂與搖滾樂,老一輩的樂迷則不再迷戀於那些大多數抽象且感情不足的現代爵士樂」
(出處請見這裡)
於是,邁爾士戴維斯找來了不同的優秀新進演奏家,加入了電子合成器,「融合(Fusion)爵士樂」與焉誕生,也就是這張「沉默之道」(《In a Silent way》)。
當然,和強烈節奏感的搖滾樂相較,大量的電子樂聲仍然比較強調爵士樂手多變而豐富的音感,並且柔和有情多了,彷彿是向周遭及社會宣告,該停止動亂不安的心,回歸音樂的本質就能找到出路。其實這張專輯還不是經典之作,更經典的是同年的《Bitches Brew》,可惜博客來和誠品網路書店都找不到這張專輯有存貨,看來還要碰運氣再找找看。
不過,人生的出路似乎更難找多了,但畢竟仍不到絕望的地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