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3642
日本與花蓮,是我近年來最感興趣的主題。
尤其是花蓮,我主觀的認為,如果分別以臺灣及日本為中心畫圓,交集點就在花蓮。
花蓮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在臺灣,她是相對於西部的邊陲,直至日本治台時代以前都維持著極低密度的開發;而在日本時代,花蓮卻搖身一變,成為日人努力營造的距離日本本土最遙遠的故鄉而受重視。日本人走後,花蓮還是相對於西部的邊陲,卻因為如此,西部快速現代化而刨除不少日人遺跡的同時,花蓮相對地仍留有比較多日人走過的痕跡。
無可諱言的,臺灣(包括花蓮)當時仍是日人的剝削客體,但在太魯閣戰爭後的一連串移民舉動,至少就花蓮開始,日人已經有迥異於開發西部的思維方式。
但在這個原本就是原住民及漢人(主要是閩南人)雜處的地區,大量移入日人及西部的客家人的政策移民,尤其還在幾近屠族的太魯閣族戰爭後,血緣與異族、壓迫者與被剝削者、故鄉與異鄉的交錯時刻,這個時間的人類活動其實應該有很多豐富的題材。
仗著這點,看到施叔青女士的「風前塵埃」,號稱臺灣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行過洛津,三年多前在書店看了一會兒,覺得較不能吸引我),又是書寫有關花蓮的小說,加上印刻文學雜誌的強力推薦,當然就義無反顧的買下來了。
說實在的,看完後有些失望。
知道是薄薄小冊時就有點吃驚了,這樣豐富的話題性及號稱臺灣三部曲的著作,怎麼只有平常愛看的卜洛克推理小說的厚度的一半……
另外,作者因此書來花蓮定居兩年多,當然不能不說是很有書寫者的誠意的,不過以我也忝為客居者兩年多的觀察來說,其實生活的厚度及飽滿度可能還是有些不足。
不過這部小說仍不失為好看的花蓮文史小說(也許是我對它期待太高才有以上的喟歎),基本上作者確實是蒐集並閱讀了很多的資料的(因為自己也很注意花蓮文史的介紹,真的覺得作者有在用心蒐集),並且將這些資料盡力的呈現在小說當中,作為還原當時人物生活的背景,以母女三代作為日本在臺灣花蓮時代的縱軸,依此發展各代在當時生存及愛情乃至於努力與環境融合的實況,並且交雜著不同種族的衝突互斥進而接受的過程。可能是戰爭、愛情及種族衝突從來都是很好的大題材,但作者比較希望呈現庶民個人的身影,但又不忘想要把背景的大題材融入小說內,造成有點顧此失彼的困境。
但想要多了解一點花蓮及日本的人(我自己也不是非常了解花蓮,但至少看完後覺得作者應只比我了解花蓮多一點點),可以看看這本小說,至少她點出了日本在花蓮時代的幾個衝突點,而這些衝突點仍舊值得現代的我們省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