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1032
認識張大春,不能不從《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野孩子》等說起,彼時年輕氣盛,讀不了什麼文學鉅著,但張大春可是我們那文學啟蒙年代的文字佼佼者(還記得之前他在公視還是臺視主持的讀書節目,與楊照對談的專題簡直就是一部文學史的探究),當然會有關愛的眼神給他,而上開書籍正是輕鬆又可親炙大師文筆的入手款(大頭青一詞,也有剽竊大頭春之意……)。
甚至主觀的認為,張大春與其後的駱以軍,應是這年代說故事的僅餘高手(但我覺得要除卻其政治意識及評論以外)。
近幾年,大頭春似乎轉向對中國文字及裨官野史的鑽探,在印刻文學雜誌中發表一篇篇看似奇幻卻又真實的官場文化及文人陋習趣聞,煞是有趣之餘,大頭春也出了一本《聆聽父親》,追憶並記錄其父親及家族史,其實有點驚訝(可能也是我識張大春文字不多),大頭春的文字也有溫暖縈繞隨指而上的存在感(可能也是自己年紀漸長了)。
再來就是這本書了,心裡這樣的覺得,大師其實也是個父親而已,父親一職可能是作家最想勝任的角色。
也許現在也同時在擔任這個角色,大頭青讀來實在心有戚戚焉,大頭春藉著文字的運用,解釋文字的來由及作人處事甚至人生的道理,並且增加與其兩名子女(在我讀來,這兩位尤其是妹妹,簡直是天才兒童般的聰穎,不知道是不是讀了許多古書古詩還是家傳古風的關係!)溝通的時間與機會。
因為熟悉文字的來由及歷史變化,所以大頭春非常能深入淺出地向稚子們解釋並朝向其所預設的目標前進,有時也許不能達到預設目標,但親子關係於焉建立並永存,這是千金也難買的經驗及時間!
一篇篇有關文字的故事,除了告訴我們文字的生命及知識外,不也是告訴我們,親子間教導與學習地位何其模糊?我們從小孩身上可得的,並不只是教導後的單純對應而已,反過來小孩也是教導父母,如何溫習那一段遺忘的時光,進而利用這樣的學習成果善待自己、善待伴侶、善待子女
,使人生更加完滿。
學習文字或閱讀古籍應該超越意識型態及政治議題,尤其是現在濫用及爛用文字的媒體及書籍的今日(我常想,媒體尤其是新聞工作者,中文的成績難道都不需經過考核嗎?),追本溯源(或正本清源)最迫切要作的是:好好的與孩子們一起,認得幾個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