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大頭青老爸、阿甫阿公的提醒,我幾乎忘記臺北市還有這麼庶民童趣的地方(阿甫阿公原本是極其嚴肅之人,自從阿甫出生後,也開始注意如何才能討小孩歡心之道)。趁著回臺北參加友人喜宴的空檔,來個時光之旅,也讓阿甫見識看看他老爸小時僅有的玩樂去處。
這項設施阿甫就沒那麼好說話的離開了,只好拉著怕頭暈的青嫂一起陪阿甫公子再玩一次,可能是這次坐的人數較多重量變重的關係,旋轉的離心力變大,也更為剌激,一路上我們爺倆可是歡叫個不停呢……
時近中午,玩了幾個設施便打道回府,其實園內還有很多免費的遊樂器材(像剛剛的遛滑梯),而且所謂的「昨日世界」及「明日世界」我們也還不曾去過呢,將來不失為消磨阿甫體力的好去處。
在找資料時,發現下面這段:「法國建築史學者菲利浦.杜柏伊(Philippe Duboy)博士更認為遊樂世界的場域,符合了傅柯描述有關異質空間其一的原則,它創造了一個幻想空間,卻是一個完美的、經過仔細安排的真實空間,讓這座於市中心設置的該遊樂中心與市民記憶,揭露了確實存在現實之中,但具幻覺的「異質空間」」(出處請參見這裡),其實,大頭青覺得親子關係(尤其是小朋友學齡前的親子關係)本身就是一種「異質空間」,因為那是成人在歷經二、三十年或以上的自我成長經驗及認識空間後,最大也最奇特的經驗及認識,說它是幻覺我想也不為過,因為它可能也可以帶我們回到那個僅存影像甚至全然無知的童年史前時代(如果以認識文字為歷史時代的話),再隨著小孩漸漸長大並且社會化(異化?),這樣歡樂的幻覺恐怕也會漸漸的隨風而逝吧……
所以才有希望阿甫不要那麼快地長大的矛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